首页 发现 区域 天下 访谈 文化 科技 图片 视频 城事 手机版
城事 活动 城事 现场 各地

荣县的那些桥——作者程永良

来源:网络 作者:程永良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2-10
摘要:荣县的那些桥 荣县境内有众多的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降雨集中夏季水量大,暴涨暴落,滩口多水流有缓有急。有山就有水,有水就修桥于是形成了荣县三多:山多、水多、桥多!荣县人在越溪河、旭水河及支流等修的石梁桥和石拱桥最显名,旭水河上的锁江桥、高滩大

荣县的那些桥

荣县境内有众多的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降雨集中夏季水量大,暴涨暴落,滩口多水流有缓有急。有山就有水,有水就修桥于是形成了荣县“三多”:山多、水多、桥多!荣县人在越溪河、旭水河及支流等修的石梁桥和石拱桥最显名,旭水河上的锁江桥、高滩大桥、高山镇的响水洞大桥。

倒影在河中的乐德镇高滩桥

越溪河上的长山桥等。以家族修建和命名的有双古镇的“晏”家桥、旭阳镇的“程”家桥、长山镇的”宋”家桥

 

来牟镇的”熊”家桥等。除以上的桥之外,从桥的修建、命名、价值来看每座桥背后都有故事和传说。
1、双石桥:地名双石镇得名于双石桥。古时候这里场镇边有小溪,修有地势低的石磴矮桥,遇洪水淹没,不便人们赶集赶场,清道光24年(公元1844年),在原石桥基础上又建石桥,高9尺、长5丈6尺、宽6尺。桥上桥,成,命名双石桥。后将桥名所在地改为双石乡、双石镇。吴玉章的故里,双石中学、漫画小镇、农民作协(今荣县农民作协)。

2、新桥:很早为白马桥。据传,古代有一位讨伐反叛的夜郎累立战功的将军,其爱马死于此地,修建一座白马庙纪念,筑桥时命名白马桥。此后近两千年的清朝光绪十年时改建白马桥,桥成,遇一新娘路过桥,须说四言准过!新娘随口说:“新娘踩新桥,桥基万年牢”,故重命名:新桥!新桥乡、新桥镇由桥得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今天“新桥枇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李子桥:本地李子树、李子众多,集市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建桥,命名为李子桥。“李子桥离城40里,市以桥名”。乡以桥为名,改名为李子乡,2001年李子乡并入双石镇。

4、正江桥:相传此桥未修成,有一位身袭白袍,身姿飘渺,道骨仙风,风吹仙袂飘飘举的老人从街上向桥走去,刚到桥中被人发觉大喊:“神仙过桥,神仙过桥!”随后老人大吼一声,跳入河里不见形影。亦说,桥成前夕,一着装破旧的老人在桥头熟睡,赶不走。到“踩”桥时间到了,大家焦虑等待“踩桥”的县长到来。此刻却见老人突然向桥中央走去,大家高声喊:快回来!快回来!……见众人呼喊,或惊或怒,一下子跳到河。大家赶紧到河中救人,哪有人、尸的影子。桥成,改名为跳尸河。后来,桥的两端易垮塌,两次保坎,名工巧匠,精心整修加固后说:“桥实不垮,要取镇(稳)之义”,故改名为镇江桥。民国31年,县政府以涉嫌宣传封建迷信为理由,发布(城厢)民字第896号将“镇”改为 “正”,即后来的正江乡、正江公社人民政府所在地。现已并入长山镇,改名为正江村。

越溪河上的正江桥(图片选自《美丽的家乡》2019年5月14日)

5.踏水桥:《荣县志》民国版载,踏水桥:踏紫山(铺)两里,长五丈五、高七尺、宽五尺。为何取名“踏水桥”?民间传说与清代荣县知县黄牯牛(黄大本)治山治水有关。为治啸天龙这山龙,他命人除了崭断啸天龙的七寸龙颈外,还修建一座桥取名“踏水桥”。踏水桥让众多的来往车马行人经过,紧踩踏困锁住龙爪,缚住了恶龙。这桥成为东连重庆、内江、自贡、荣县,西至乐山、雅安,即川南的大通道。

6、姑嫂桥:位于长山镇平滩村,在修桥的过程中难度加大,耗资巨大,修桥的主人无法承受了,眼看即将完工的桥就要报废,大家心急如焚。姑嫂二人站出来说:“我俩想办法”。她们每天没日没夜做布鞋、鞋底。布鞋是当时普通人家的奢侈品,高档物。拿到就近长山、双古、观山去出售,换成钱继续建桥。长时间的熬夜加班的做针线活,两人眼睛通红,双手都肿胀和血迹。桥成,命名为姑嫂桥。

图片来自网络

这桥是古道荣县经长山北上双古抵成都的一重要通道。

7、白云桥:今双古镇内,清同治年间由程姓募捐一桥,耗资百元(银元)。后讹为白云桥。原建华白云大队驻地。

8、苦桥:今铁厂镇黑观音村境内,已消融八百年的铁山僚人吃尽苦头,才将巨石做成桥板,命名为苦桥。亦说僚人要报仇,需吃尽苦头叫苦桥。桥所在的山沟叫苦桥沟,为沙溪河的源头。苦桥沟的两侧有滴米寺遗址和髽尔岩,以前有煤厂,今成宜高速公路从旁过。

9.银锭桥:相传以前一户人家捐一锭银子修建的桥,取名为银锭桥。修桥补路是古代行的大善事。位于旭阳镇境内,这桥是公路修建前荣县西通铁厂、长山、或青白、双古的主干道。旭阳镇境内有座桥叫二美桥:清道光年间,威远人颜氏(昌英)募建。桥成,恰逢两对美丽新娘同时经过踩桥,故名:二美桥!
10.东门桥:宋朝绍兴时名:飞仙桥。在愚石著《飞仙桥》一文中写道:飞仙桥“濒东溪,临竹王,仰大佛,集山水之美,沾竹王之光,又有佛佑,神仙向往之所,飞仙可常见也”。因南宋第三个皇帝赵惇即宋光宗曾任荣州刺史,荣州是天子的“潜邸”,公元1190年(注:源于道光版《荣县志》)荣州因此升格——绍熙府。城门于此处,1947年修公路桥时改名为民生桥,因位于县城之东故名:东门桥!

 

沙溪河上的筠山桥,拍摄于2021年8月23日

沙溪河支流上的筠山桥。赵翰林路过三十余次,他著的《荣县志》载“长一丈四、高七尺、宽五尺”。桥的上方是长山盐矿“106”的输卤管。

 

长山老大桥 洪水中的长山新大桥

 

这两座桥是荣县经长山熊家桥、杨家寺、渔箭滩到双古北上抵成都的主要通道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摄政荣州,有诗曰:

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柳桥秋夜》

荣县历史上的这些桥或在一定区域人群内:家喻户晓,津津乐道,妇孺皆知,或在更广的地域,鲜为人知、默默无闻。桥的修建能解决跨水行舟或跨谷的难题。今天,这些桥或仍在使用,或改建使用,或废弃。揭开被湮灭埋藏,重拾记忆深处的历史。桥名,成为荣县重要的地名文化,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悠久的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将勤劳、坚韧、包容、睿智和创造力对诠释和弘扬荣县人民“德行天下,勇为人先”的精神有一定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些文化品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融,融入巴蜀文化,中华文明之中。
荣县历史上的各类“桥”,数量上以千座记数。

乡土、乡情、乡音,还有那桥。

让您念念不忘的是哪座桥呢?

作者:程永良(荣县长山镇初级中学校高级教师,荣县作家协会和荣县农民作家协会会员)

2021年8月修改

感谢荣县农民作家协会邹光耀

主要参考书有书《荣县志》、《四川荣县地名录》、《荣县乡镇概览》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发现 | 区域 | 天下 | 访谈 | 文化 | 科技 | 图片 | 视频 | 城事

Copyright © 2018-2023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4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聘书查询 | 名家查询 | 电脑版 | 移动版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