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指导,青岛北部画院承办的“艺海泛舟”2025第四期美术青岛专访之《鲐背之年依然笔耕不辍——刘文泉的艺术人生亮点多多》,日前如期完成,为夏日青岛的书画圈增加了新的热度。
![]()
在青岛美术界,若提到刘文泉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几乎是无人不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60年他因宣传画《奋勇前进》入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1949—1959全国宣传画十年展”一举成名,并成为山东省出席全国文代会、美代会最年轻的代表,是青岛市最早一批加入中国美协的作者。1960年秋,他被调入青岛市文联任专职画家直至退休。从他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青岛美术发展的诸多印记以及他为青岛美术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鲐背之年依然笔耕不辍的时尚老人之一
刘老成名于人物画,《奋勇前进》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后来,他更钟情于山水画和书法篆刻的创作。他的山水画注重现实主义的呈现方式,体现了他对家乡青岛山、海、岛、城的热爱和真诚讴歌。他笔下的山水,流泉飞瀑、苍松翠岭、奇峰怪石、渔村帆影等等,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大气磅礴、苍劲有力、开合有度、气韵生动,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有又明显的时代特点。其篆刻,尊师篆刻大家陈寿荣先生,从汉印入手,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刀代笔,洒脱遒劲,冲切自如,具有极强的金石味,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之奥妙,其边款更是别具一格,备受大家的肯定和从业者的喜爱,是名副其实的篆刻大家。
![]()
从青岛画院、青岛美协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并没有通常人们所说的失落感,而是更好的利用好“无官一身轻”的大好时光进行学习创作,而且精品不断。同时,继续帮助提携年轻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其山水画作品的格调、笔墨情趣、章法气势等更加纯熟,有了新的质的变化。篆刻作品同样获得突破,多次在全国篆刻大赛中获奖。
![]() ![]()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代共进,适应更大范围的学习交流,他是同龄人中最早学习使用电脑的艺术家。他通过网络与国内艺术家在线交流,还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外画家、友人进行交流,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间的交流拓展了空间,开拓了视野,做出了努力。博客刚刚兴起时,他便开通自己的博客,每天更新博文,与绘画艺术爱好者分享自己经验,受到大家普遍欢迎。智能手机上市后,他也是同龄人的“先进分子”,最先使用并对手机功能运用自如。闲暇时通过微信、短视频与朋友交流,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艺术市场的变化,关注朋友的创作和生活,甚至网购也玩的很流畅,对自己喜欢的物品,常常通过网购买回家,而且乐此不疲,分明是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时尚老人。(吕颖虹)
![]() ![]()
刘文泉,男,1935年生,山东招远人。擅长中国山水画,篆刻。自1960年起,即为青岛市文联专业画家。曾任文联美术创作员,《海鸥》文学月刊美术编辑,文学艺术部主任,青岛画院院长,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五届文联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副会长。现为青岛画院名誉院长,青岛市美协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0年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全国第二届美代会。1959年,作品《奋勇前进》入选全国第二届美展,和“1949-1959全国宣传画十年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后又被选编入青年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的《新中国美术史》。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华东美展、山东美展、青岛美展等多种美展。《美术》、《中国画研究》、《中国泰山画集》、《全国首届篆刻展作品集》、《山东画院作品集》、《中央电视台藏画集》、《山东政协作品集》及多种报刊、杂志出版发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文泉画集》,青岛出版社出版《刘文泉印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编撰的《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印学年鉴》均收录“刘文泉”词条。(迟毓璎 整理)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