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区域 天下 访谈 文化 科技 图片 视频 城事 手机版
书画 艺术 书画 阅读 娱乐

鲐背之年依然笔耕不辍 ——刘文泉的艺术人生亮点多多 (上篇)

来源:新华在线网 作者:迟毓璎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14
摘要:由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指导,青岛北部画院承办的艺海泛舟2025第四期美术青岛专访之《鲐背之年依然笔耕不辍刘文泉的艺术人生亮点多多》,日前如期完成,为夏日青岛的书画圈增加了新的热度。 在青岛美术界,若提到刘文泉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几乎是
由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指导,青岛北部画院承办的“艺海泛舟”2025第四期美术青岛专访之《鲐背之年依然笔耕不辍——刘文泉的艺术人生亮点多多》,日前如期完成,为夏日青岛的书画圈增加了新的热度。
在青岛美术界,若提到刘文泉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几乎是无人不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60年他因宣传画《奋勇前进》入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1949—1959全国宣传画十年展”一举成名,并成为山东省出席全国文代会、美代会最年轻的代表,是青岛市最早一批加入中国美协的作者。1960年秋,他被调入青岛市文联任专职画家直至退休。从他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青岛美术发展的诸多印记以及他为青岛美术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从车间走出来的著名画家,全国文代会最年轻的代表之一
 
刘文泉先生1952年来青岛工作,先是在一家药房当学徒,为了生计吃过不少苦,也逐渐明白了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重要性。不甘于仅初中一年学历的他,便报名参加了青岛夜中学习。于是每日白天认真工作当好学徒,晚上到夜校学习文化课,一直读到高二年级。同时,他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于不同途径所看到的美术作品都投入时间去仔细揣摩。偶尔看到报纸上刊登的绘画作品也是爱不释手的品读和临摹,一直坚持业余学习绘画,而且有所收获。后来进入青岛铸造机械厂工作。和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书画家有相似的经历,刘老师是从工厂车间走出来的典型的文艺青年。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这期间他是工厂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那个时候,黑板报、墙报是单位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宣传形式。工作之余因办黑板报、墙报图文并茂特别出色,受到普遍欢迎,被领导和工友们亲切的称为"小秀才"、"小画家"。同期,还结合形势需要画了许多宣传画,以及油画、版画等。因为绘画,有机会认识了当时岛城知名画家吕品、石可、晏文正、陶田恩、张镇照等先生,他得空就向老师们学习请教,因此打下了坚实了美术功底。
1959年,他倾心创作的宣传画《奋勇前进》,因主题突出、技法娴熟,先后入选青岛市春季美展、山东省美展。当年,又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1949—1959全国宣传画十年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不设等级,优秀作品为最高奖),一举成名,成为青岛市最早一批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作者之一。因此,1960年被中国美协提名出席了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全国第二届美代会。时年25岁,是山东省参加会议年龄最小的代表。山东出席文代会的40多位艺术家中,美术方面的代表只有著名画家于希宁、黑伯龙和刘文泉三人,他是值得青岛骄傲的唯一代表。
从文联专职画家做起,青岛画院、青岛美协的创建者之一
 
因为美术专业成绩突出和工作需要,1960年秋,25岁的他被调入青岛市文联工作直至退休。进入文联,作为专职画家,他先后担任《海鸥》(是当时山东省内最早的正规文学刊物,后改为《青岛文学》)文学月刊美术编辑、艺术部主任。在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海鸥》月刊主编、著名画家隋易夫先生的领导下,负责月刊的美术作品编审、封面封底设计、题插图等,辛勤地耕耘在青岛这方文学艺术的田地,且成绩斐然。后来一段时间又担负文字编校工作。每期月刊,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字稿约10万字,他要一篇篇逐字阅读、校正、修改和编辑定稿。为保证质量,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为了一篇文稿与作者进行多次深度的交流探讨,甚至咬文嚼字的“计较”,可以说为推动青岛文学艺术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为进一步推动青岛美术事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青岛画院,是全国比较早的专业画院。由隋易夫先生作为筹建负责人,刘文泉老师积极配合隋易夫先生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建院工作的实施。在筹建青岛画院过程中,刘老忙里忙外跑选址,跑各种手续,跑融资,跑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历时数年,终于于1980年建成了投入使用。青岛画院的成立,成为青岛艺术家们一个学术研究、创作、交流、展览的重要基地,为培养优秀书画艺术人才奠定了基础。那个时候,交通、通讯条件极差。文联十多个人,只有一辆办公用的自行车,电话联系工作也极不方便。经常是有人办公将自行车骑走了,刘老就只能靠坐公交车或者靠步行,酷暑严寒四处奔波,一项项的跟进落实,然后向领导汇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是难以完成的。
青岛画院正式成立,隋易夫先生为首任院长,刘老任副院长。继隋易夫、宋新涛后,刘老为青岛画院第三任院长。 1988年,刘老参与筹备的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成立,时任青岛画院院长的宋新涛为首届主席,刘老任副主席。1994年至1999年,刘老任第二届主席。
刘老在担任青岛画院院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期间,除了多次在全国、省市美术作品展中频频获奖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外,还极力推荐扶持各类美术人才,甘当铺路石。他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美协行政性工作之中,包括组织创作、内外学术交流、接待、组织展览和向省、全国美展选拔推荐作品等。青岛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不包含着他的劳动。作为各种比赛的评委和组织者,为了给大家以公正的印象,却从不参评。作为第6、7、8届全国美展的青岛市评委会主任和山东省的评委,刘老不辞辛劳地耕耘在书画事业的园地,不图名利,不求回报,默默无闻且兢兢业业地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不仅推荐同龄人中的有成就的画家,还甘当年轻画家的铺路石和引路人,时时处处体现出了他朴实厚道、坚守原则、诚恳方正的人品和胸怀宽广的格局,为当代青岛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担任青岛画院院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外,同时还是青岛文联副主席。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还曾经担任山东省政协书画联谊会特聘画师、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以及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等多项职务。(吕颖虹)
刘文泉,男,1935年生,山东招远人。擅长中国山水画,篆刻。自1960年起,即为青岛市文联专业画家。曾任文联美术创作员,《海鸥》文学月刊美术编辑,文学艺术部主任,青岛画院院长,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五届文联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副会长。现为青岛画院名誉院长,青岛市美协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0年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全国第二届美代会。1959年,作品《奋勇前进》入选全国第二届美展,和“1949-1959全国宣传画十年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后又被选编入青年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的《新中国美术史》。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华东美展、山东美展、青岛美展等多种美展。《美术》、《中国画研究》、《中国泰山画集》、《全国首届篆刻展作品集》、《山东画院作品集》、《中央电视台藏画集》、《山东政协作品集》及多种报刊、杂志出版发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文泉画集》,青岛出版社出版《刘文泉印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编撰的《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印学年鉴》均收录“刘文泉”词条。(迟毓璎  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发现 | 区域 | 天下 | 访谈 | 文化 | 科技 | 图片 | 视频 | 城事

Copyright © 2018-2028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4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聘书查询 | 名家查询 | 电脑版 | 移动版

Powered by DedeCMS